组词典 词语

理七

基础信息

  • 词语
  • 繁体理七
  • 拼音lǐ qī
  • 怎么读

【理七】的意思

一种斋供追祭亡魂的仪式。人死后,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,并请出家人诵经,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,故称为「理七」。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「太公殁了。史进一面备棺椁盛殓,请僧修设好事,追斋理七,荐拔太公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「自此,修斋、理七、开丧、出殡,用了四五千两银子」

您可能感兴趣的词

  • 开丧: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「自此,修斋、理七、开丧、出殡,用了四、五千两银子」《红楼梦》第一三回:「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,三日后开丧送讣闻」也作「开吊」。
  • 出殡: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「自此,修斋、理七、开丧、出殡,用了四五千两银子」《红楼梦》第一四回:「次日早,便进城来料理出殡之事」办丧事时,将灵柩移到埋葬或安厝的地方。
  • 七:参见「体」条。
  • 白贼七:流行於闽南地区民间传说的人物。
  • 禅七:修禅者以天为期限,密集的静坐及参话头,期能在此天内开悟。
  • 闲聒七:元.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「我也则是嫂嫂行闲聒,我不是买来的奴婢,又不是结下的相知」
  • 做七:依据道教说法,人死后魂魄仍生,嗣后每隔天,会散离一魂,做即每隔天祭悼亡魂一次,藉道士之力而使亡者魂魄不散,并超度仙界。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