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成语

一意孤行

基础信息

【一意孤行】的意思 (成语典)

解释

形容人固执己见,独断独行。

出处

出处:史记.卷一二二.酷吏列传.张汤武安侯为丞相,徵汤为史,时荐言之天子,补御史,使案事。……与赵禹共定诸律令,务在深文,拘守职之吏。已而赵禹迁为中尉,徙为少府,而张汤为廷尉,两人交驩,而兄事禹。禹为人廉倨。为吏以来,舍毋食客。公卿相造请禹,禹终不报谢,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,孤立行一意而已。

书证

宋.吴泳〈祭陈司业文〉:「亶一意以孤行,羌众兆之所弃。」 清.赵翼《廿二史札记.卷五.后汉书.东汉尚名节》:「自战国豫让、聂政、荆轲、侯嬴之徒,以意气相尚,一意孤行,能为人所不敢为,世竞慕之。」 清.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「盖一意孤行之士,细行不矜,孔子所谓『观过知仁』,正此类也。」

造句

他这种一意孤行的作风,迟早会害惨自己。 这事恐得先徵询大家的意见,不宜一意孤行 把事情搞成如此局面,就是他一意孤行的结果。 更多句子 ++

【一意孤行】的意思

谢绝一切请托,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。语本《史记.卷一二二.酷吏传.赵禹传》:「禹为人廉倨。为吏以来,舍毋食客。公卿相造请禹,禹终不报谢,务在绝知有宾客之请,孤立行一意而已」后多用作贬义词,指某人不接受劝告,固执己见,独断独行。清.袁枚《隋园诗话》卷三:「盖一意孤行之士,细行不矜,孔子所谓『观过知仁』,正此类也」

【一意孤行】的意思 (辞典简编版)

谢绝一切请托,按照自己的意见独立处理公事。后用以指不接受劝告,固执己见,独断独行。语本《史记.卷一二二.酷吏传.赵禹传》。【造句】:做事要广采各方意见,一意孤行只会坏事。

【一意孤行】图片

一意孤行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