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成语

裹足不前

基础信息

  • 成语裹足不前
  • 繁体裹足不前
  • 拼音guǒ zú bù qián
  • 怎么读
  • 注音 ㄍㄨㄛˇ ㄗㄨˊ ㄅㄨˋ ㄑㄧㄢˊ
  • 语法 偏正式成语
  • 近义词 安于现状 、按兵不动 、踌躇不前 
  • 反义词 乘风破浪 、高歌猛进 、马不停蹄 
  • 用法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思想保守
  • 注释 裹:缠。停步不前,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。
  • 例子 敌人都已经冲过来了,我们还能裹足不前吗
  • 出处 战国·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。

【裹足不前】的意思 (成语典)

解释

形容有所顾忌,而停止脚步,不敢向前。

出处

出处:战国策.秦策三范睢至秦,王庭迎,谓范睢曰:「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。今者义渠之事急,寡人日自请太后。今义渠之事已,寡人乃得以身受命。躬窃闵然不敏,敬执宾主之礼。」范睢辞让。是日见范睢,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。秦王屏左右,宫中虚无人,秦王跪而请曰:「先生何以幸教寡人?」范睢曰:「唯唯。」有间,秦王复请,范睢曰:「唯唯。」若是者三。秦王跽曰:「先生不幸教寡人乎?」范睢谢曰:「非敢然也。……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,夜行而昼伏,至於水,无以饵其口,坐行蒲服,乞食於吴巿,卒兴吴国,阖庐为霸。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,加之以幽囚,终身不复见,是臣说之行也,臣何忧乎?箕子、接舆,漆身而为厉,被发而为狂,无益於殷、楚。使臣得同行於箕子、接舆,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,是臣之大荣也,臣又何耻乎?臣之所恐者,独恐臣死之后,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,是以杜口裹足,莫肯即秦耳。足下上畏太后之严,下惑奸臣之态;居深宫之中,不离保傅之手;终身闇惑,无与照奸;大者宗庙灭覆,小者身以孤危。此臣之所恐耳!若夫穷辱之事,死亡之患,臣弗敢畏也。臣死而秦治,贤於生也。」

书证

三国演义》第一六回:「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,以困穷而来投,若杀之,是害贤也。天下智谋之士,闻而自疑,将裹足不前,主公谁与定天下乎?」 《清史稿.卷一三六.兵志七》:「近年以来,商船裹足不前,兵船反入洋坞,非认真整理,无由振兴。」 清.昭槤《啸亭杂录.卷四.关税》:「藉以正额亏缺为名,日加苛敛,以致商贾倾家荡产,裹足不前,乃使物价昂贵,於民生大有亏损。」 《荡寇志》第四二回:「兄长如此疑人,现在辅佐业已残缺,未来豪杰,裹足不前,我梁山其孤危矣!」 清.梁章钜《归田琐记.卷一.容园》:「(容园)本江畹香中丞之旧宅。余初以少贱,不得其门而入。及为张观察所得,又以素无谋面之雅,裹足不前。」

造句

敌人都已经冲过来了,我们还能裹足不前吗? 他也实在太没出息了,稍遇困难就裹足不前 你别怪我裹足不前,前面的路途实在太危险了。 更多句子 ++

【裹足不前】的意思

停止脚步,不往前行。比喻有所顾忌,不愿去做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六回:「天下智谋之士,闻而自疑,将裹足不前,主公谁与定天下乎?」也作「裹足不进」。

【裹足不前】的意思 (辞典简编版)

停止脚步,不愿前进。比喻有所顾忌,不愿去做。【造句】:有时顾忌太多,裹足不前,反而会错失很多良机。

【裹足不前】图片

裹足不前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