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成语

退避三舍

基础信息

  • 成语退避三舍
  • 繁体退避三舍
  •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
  • 怎么读
  • 注音 ㄊㄨㄟˋ ㄅㄧˋ ㄙㄢ ㄕㄜˋ
  • 语法 补充式成语
  • 近义词 避君三舍 、退徙三舍 、望而生畏 
  • 反义词 锋芒毕露 、你追我赶 、挺身而出 
  • 用法 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  • 注释 舍: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。主动退让九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。
  • 例子 惹他做啥?先退避三舍吧
  • 出处 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

【退避三舍】的意思 (成语典)

解释

舍:古时行军的计程单位,一般三十里为一舍,“三舍”即为九十里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,比喻主动退让,避免冲突。

出处

语出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若以君之灵,得反晋国,晋、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”

典源

春秋时,晋献公听从骊姬的谗言,杀了太子申生后,又准备将重耳置之死地。重耳听说后,逃离了晋国,躲在晋国附近信息不通的狄国。后来,晋国内乱,重耳为继承王位,不得不途经各诸侯国回晋。当他到达楚国时,楚王认为他日后定大有作为,就待他以国君之礼。一天,楚王宴饮重耳,席间,问重耳:“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,该怎么报答我呢?”重耳回答说:“美女侍从、珍宝丝绸,您有的是,珍禽羽毛,象牙兽皮,都是楚地的盛产,晋国得到的只不过是楚国剩下的罢了,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?”楚王笑着说:“虽然如此,但你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?”重耳沉吟了片刻,回答说:“要是托您的福,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,我愿与贵国友好。假如有一天,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,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,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,我再与您交战。”四年后,重耳果然回到晋国当上了君主,历史上称为晋文公。公元前632年,晋军与楚军在作战时相遇。晋文公为了兑现他许下的诺言,巧妙地安排晋军后退九十里,驻扎在城濮。楚军以为晋军畏惧了,马上追击,结果被准备好的晋军彻底打败了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城濮之战”。

书证

似你这般诗才,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。——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·京晤》

【退避三舍】的意思

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,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,乃主动让步,不与人争。参见「辟君三舍」条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一○回:「贤侄少年如此大才,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」《镜花缘》第五六回:「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,即天下闺才,亦当退避三舍哩!」

【退避三舍】的意思 (辞典简编版)

舍,古代行军时每三十里就停下来休息;三舍指九十里。退避三舍指为避免正面冲突或因害怕而主动让步逃避,不与对方相抗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。【造句】:那位老师因为面貌严肃,上课时又严厉,许多学生看见他都退避三舍,唯恐被他叫住训话。

【退避三舍】图片

退避三舍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