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成语

毛遂自荐

基础信息

  • 成语毛遂自荐
  • 繁体毛遂自薦
  • 拼音máo suì zì jiàn
  • 怎么读
  • 注音 ㄇㄠˊ ㄙㄨㄟˋ ㄗˋ ㄐㄧㄢˋ
  • 语法 主谓式成语
  • 近义词 挺身而出 、自告奋勇 、自我吹嘘 
  • 反义词 遁世逃名 、畏缩不前 
  • 用法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  • 注释 毛遂自我推荐。比喻自告奋勇,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。
  • 例子 我进公司是毛遂自荐的
  • 出处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门下有毛遂者,前,自赞于平原君曰:'遂闻君将合从于楚,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,不外索。合少一人,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

【毛遂自荐】的意思 (成语典)

解释

毛遂:原指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。荐:推荐,荐举。“毛遂自荐”意为毛遂自我推荐,后用来比喻自告奋勇或自我推荐去做某事。

出处

典出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门下有毛遂者,前,自赞于平原君曰:‘遂闻君将合从于楚,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,不外索。合少一人,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’”

典源

平原君赵胜,是战国时赵国著名的贤能公子,善养门客,在各诸侯国中都有贤名。公元前260年,长平一战,赵军大败,秦军主将白起,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。情势危急,赵王命令平原君去楚国求兵解围。平原君接到命令后,就回到府邸,召集所有的门客,准备挑选二十个有才能的人一起去楚国。他挑了又挑,选了又选,最后还缺一人。这时,只见一个靠近门边的无名门客站了出来,对平原君说:“我叫毛遂,我听说公子要到楚国去请援,签订‘合纵’盟约,如今二十人还差一名,希望公子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!”平原君看毛遂其貌不扬,就问:“先生到我平原君门下有几年了?”毛遂答道:“到现在三年了。”平原君说:“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,好比锥子放在囊中,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。现在,先生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,左右的人们对您没有称道,我也没有听到赞语,这是因为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,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!”毛遂听到平原君的话,坦然地答道:“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。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,就会像禾穗的尖芒那样,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,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。”平原君听了毛遂的回答,只好答应毛遂一道前往,同行的十九个人都没听说过毛遂,互相用目光嘲笑他,却都没有说出来。平原君一行人到了楚国后,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人。两人坐在殿上,从早晨谈到中午,还没有结果。这时,在殿下站着的毛遂大踏步走到殿上,喊道:“出兵的事,非利即害,简单而明白,为什么讨论这么久还不决定?”楚王非常恼火,喝道:“我在与你家公子说话,还轮不到你一个门客来此说教!”毛遂见楚王大怒,不但没退下,反而更上前一步,手按宝剑说道:“如今十步之内,大王性命在我手中!”楚王见毛遂手按宝剑,怒目圆瞪,就没有再呵斥他。毛遂趁机讲述了出兵援赵对楚国的利益。楚王听了毛遂的一番话,认为出兵援赵确实对楚国利大于弊,答应出兵。几天后,楚、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,逼得秦军撤退了。平原君回到赵国后,敬毛遂为上宾,并对他的门客们说:“先生一至楚,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了。”

【毛遂自荐】的意思

战国时,秦兵围攻赵国,平原君至楚求救,其门下食客毛遂自荐前往,并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。典出《史记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传》。后比喻自告奋勇,自我推荐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八回:「为此晚生不揣鄙陋,竟学那毛遂自荐,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,情愿附骥」也作「毛遂自荐」。

【毛遂自荐】的意思 (辞典简编版)

原为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,自动在楚国朝廷向楚王直陈利害,终于说服楚国发兵救赵的故事。后比喻自我推荐,主动要求承当重任。典出《史记.卷七十六.平原君虞卿传》。【造句】:为了救灾,同学纷纷向老师毛遂自荐当义工。

【毛遂自荐】图片

毛遂自荐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