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词语

苏门答腊犀(毛犀牛)

【苏门答腊犀(毛犀牛)】基础信息( 学名,英文)

  • 词语
  • 繁体蘇門答臘犀(毛犀牛)
  • 学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(Fischer, 1814)
  • 英文Sumatran Rhinoceros, Hairy Rhinoceros

【苏门答腊犀(毛犀牛)】介绍

双角犀,且为体型最小的犀牛,眼周围有皱摺,皮厚达16毫米,毛较其他犀牛多而长,深灰棕色,幼兽体色偏红棕色;体长236~318公分,肩高112~145公分,体重800~1,000公斤;双角都短小,尤其是鼻角,长度分别为69与80公分;齿式:1/0, 0/1, 3/3, 3/3。

【分布】

早期分布东南亚、婆罗洲、苏门答腊,目前以苏门答腊为主,缅甸、高棉、寮国、越南可能尚有一些零星族群。

【生活习性】

主要栖息热带雨林山区近水源处,有季节性上下迁移的情形,雨季上山避洪水,乾季下山,但到3月再上山以躲避马蝇,经常在觅食区及泥浴区来回形成明显通道,以果实、叶、茎、树皮为食,尤其喜欢野芒果、无花果、竹子和其他次生林中的植物,一天食量可达50公斤。牠们似乎很依赖盐舔,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,每隔23~60天就会回到盐舔,每个个体的活动区域内也都有盐舔。雄性的活动区域平均30平方公里,但有个体间的活动区域有重迭,雌性略小约10~15平方公里,但似乎有领域性。苏门答腊犀主要在晨昏与夜间活动,雄兽通常单独活动,雌兽则会带幼兽活动;小犀牛多在10~5月出生,一胎1仔,出生时体长约91.4公分,体重约23公斤,约16~17个月可独立,7~8年性成熟,母兽约每隔3~4年生1胎;野外数量极为稀少,目前估计不超过1,000只。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