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词语

杜口

基础信息

  • 词语
  • 繁体杜口
  • 拼音dù kǒu
  • 怎么读
  • 近义词绝口

【杜口】的意思

闭口不言。《汉书.卷六四下.贾捐之传》:「夫后官盛色则贤者隐处,佞人用事则诤臣杜口,而文帝不行,故諡为孝文,庙称太宗」《文选.成公缓.啸赋》:「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,王豹杜口而失色」

您可能感兴趣的词

  • 杜口结舌:《后汉书.卷六○下.蔡邕传》:「今皆杜口结舌,以臣为戒,谁敢为陛下尽忠孝乎?」《晋书.卷四七.傅玄传》:「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,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,至使杜口结舌」也作「杜口绝舌」。
  • 杜口绝舌:也作「杜口结舌」。
  • 杜口绝言:也作「杜口无言」。
  • 杜口无言:《晋书.卷八九.忠义传.吉挹传》:「挹辞气慷慨,志在不辱,杖刃推戈,期之以陨,将吏持守,用不即毙,遂乃杜口无言,绝粒而死」也作「杜口绝言」。
  • 祸母:汉.焦延寿《易林.卷三.巽》:「杜口结舌,言为祸母」
  • 杜口裹足: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「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,是以杜口裹足,莫肯即秦耳」《史记.卷七九.范雎蔡泽传》:「臣之所恐者,独恐臣死之后,天下见臣之尽忠而身死,因以是杜口裹足,莫肯乡秦耳」
  • 结舌杜口:《汉书.卷六○.杜周传》:「天下莫不望风而靡,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,骨肉亲属莫不股栗」《宋书.卷六八.武二王传.彭城王义康传》:「福始祸先,古人所畏,故爱身之士,自为己计,莫不结舌杜口,孰肯冒忌干主哉!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