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词语

冬冬鼓

基础信息

  • 词语
  • 繁体鼕鼕鼓
  • 拼音dōng dōng gǔ
  • 怎么读

【冬冬鼓】是什么

唐时街角悬鼓,于夜间敲击,可用来防备盗窃。《新唐书.卷九八.马周传》:「先是,京师晨暮传呼以警众,后置鼓代之,俗曰:『冬冬鼓』」

您可能感兴趣的词

  • 出的:元.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三折:「那吕布见刀来,出的趓过」元.朱凯《黄鹤楼》第四折:「我听的冬冬鼓擂忽的摇旗,出的相持」
  • 鹰犬:唐.元稹〈捕捉歌〉:「网罗布参差,鹰犬走回互」《西游记》第二八回:「只见那南半边,冬冬鼓响,当当锣鸣,闪上有千余人马,都架着鹰犬,持着刀枪」比喻供人指使为非作恶的人。
  • 咚咚:形容敲的声音。
  • 普冬冬:元.汤式〈哨遍.圣遍飞龙套.四煞〉:「儿敲普冬冬响,随仙仗迎□□,板儿撒矻剌剌声逐天风入凤墀」也作「扑冬冬」。
  • 扑冬冬:元.孛罗御史〈一枝花懒簪獬豸冠套.牧羊〉曲:「王大户相邀请,赵乡司扶下马,则听得扑冬冬社鼓频挝」也作「扑冬冬」。
  • 扑咚咚:元.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「扑咚咚阶下升衙,諕的我手忙脚乱」元.杨梓《敬德不伏老》第四折:「扑咚咚战鼓声催,二马相交」也作「扑冬冬」。
  • 冬:拟形容敲、敲门等的声音。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