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词语

通理

基础信息

  • 词语
  • 繁体通理
  • 拼音tōng lǐ
  • 怎么读

【通理】的意思

通达情理。《易经.坤卦.文言曰》:「君子黄中通理,正位居体」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四回:「孔明变色曰:『子敬好不通理!』」

您可能感兴趣的词

  • 理解:《宋史.卷四三三.儒林传三.林光朝传》:「然未尝着书,惟口授学者,使之心通理解」能以自己的口语、文字或其他符号,将已知的事实与原理、原则作成解释,称为「理解」。
  • 直须: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四回:「孔明变色曰:『子敬好不通理,直须待人开口。
  • 重镇:《三国志.卷六一.吴书.潘濬陆凯传.陆凯》:「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,处朝忠謇,斯社稷之重镇,大吴之龙逢也」《新唐书.卷一五八.列传.韩弘》:「二父居重镇,我以孺子又当执金吾职乎?」重要的地区、位置。
  • 激刺:如:「他受了丧父的激刺,精神变得有些恍惚」《黄绣球》第二九回:「黄通理却是最愤激、最镇静的人,想想这件事,怕总说得容易做得难,禁不住黄绣球天天激刺,也就大为发作」
  • 开口: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四回:「子敬好不通理,直须待人开口!」《红楼梦》第七二回:「况且这事我自己也不便开口向人说,你只放心」饮食。
  • 事过境迁: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「如此歇了好几日,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,已不在心上。
  • 中心:唐.白居易〈云居寺孤桐〉诗:「四面无附枝,中心有通理」唐.徐夤〈题福州天王阁〉诗:「三门里面千层阁,万井中心一朵山」核心,事物的主体。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