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词语

寒衣节

基础信息

  • 词语
  • 繁体寒衣節
  • 拼音hán yī jié
  • 怎么读

【寒衣节】的意思

农历十月一日。为更换冬衣的日子,生者要改换衣着及改变生活起居,以适应冬天气候,同时也为死者焚烧纸制衣物,以供御寒。

【寒衣节】图片

寒衣节

您可能感兴趣的词

  • 寒衣:北周.庾信〈咏画屏风〉诗二五首之一一:「寒衣须及早,将寄霍嫖姚」唐.梁洽〈金翦刀赋〉:「春服既裁,寒衣欲替」北平风俗在十月一日祭祖时所焚的纸制衣服。
  • 坐索:唐.白居易〈冬至夜〉诗:「今宵始觉房栊冷,坐索寒衣托孟光」也作「坐讨」。
  • 鬼节:旧称清明、中元、寒衣为中国的三大鬼节,并会在此三日祭祀祖先。
  • 千愁万虑:《宋元戏曲辑佚.孟姜女送寒衣》:「三杯淡酒消愁取,欢饮共图微醉。
  • 烁烁:唐.韩愈〈芍药〉诗:「浩态狂香昔未逢,红灯烁烁绿盘笼」宋.苏轼〈四时词〉四首之三:「象床素手熨寒衣,烁烁风灯动华屋」
  • 霍索: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.张协状元.第四五出》:「你出来勉强作礼,叫夫人霍索你方寸」《宋元戏文辑佚.孟姜女送寒衣》:「霍索心头且宽取,免千愁万虑」也作「濩索」、「镬索」、「矍索」。
  • 御寒:【造句】:山区气温低,登山时要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。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