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成语

惊弓之鸟

基础信息

  • 成语惊弓之鸟
  • 繁体驚弓之鳥
  •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
  • 怎么读
  • 注音 ㄐㄧㄥ ㄍㄨㄥ ㄓ ㄋㄧㄠˇ
  • 近义词 草木惊心 、惊弦之鸟 、伤弓之鸟 
  • 反义词 初生之犊
  • 用法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  • 注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。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。
  • 例子 敌军连吃几次败仗,已经成了惊弓之鸟
  • 出处 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;《晋书·王鉴传》: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

【惊弓之鸟】的意思 (成语典)

解释

“惊弓之鸟”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,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。

出处

此成语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,仰见飞鸟。更羸谓魏王曰:‘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。’……有间,雁从东方来,更羸以虚发而下之。魏王曰:‘然则射可至此乎!’更羸曰:‘此孽也。’王曰:‘先生何以知之?’对曰:‘其飞徐而悲鸣。飞徐者,故疮痛也;悲鸣者,久失群也。故疮未息,而惊心未去也,闻弦音引而高飞,故疮陨也。’”

典源

战国末年,秦国日益强大,赵、楚、燕、齐、韩、魏六国都感觉到秦国的威胁,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抗秦。一日,赵国的使者魏加和楚国春申君一起商谈抗秦主将的人选,春申君建议让临武君担任抗秦大将。魏加听后,并没有立刻评说春申君的决定,而是对春申君说:“我年少时,很喜欢射箭,我来讲一个有关射箭的故事吧。”从前,魏国有个叫更羸的神箭手,可以说箭无虚发,百发百中。一天,更羸与魏王正走在京台之下,更羸抬头看见一群鸟正飞过,他对魏王说:“大王,我只要用弓,不用箭,就可以把鸟射下来。”一会儿后,又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,更羸举起弓,用力拉开弓弦,没有上箭。随着他放开手后那一声“砰”的响声,那只大雁鸣叫着掉了下来。看到如此景象,魏王大吃一惊,忍不住说道:“想不到你的射箭技术可达到这种地步!”更羸说:“这是孽啊。”魏王不解,问道:“你怎么知道?”更羸说:“看到它飞得很慢,而且鸣叫声很悲哀。飞得慢,说明它曾受过伤;鸣叫得悲哀,是因为它离开雁群很久了。它旧伤未愈,惊魂未定,又听到弦响,就拼命想往高处飞,一使劲,伤口又裂开,所以就掉下来了。”说到这里,魏加将话锋一转,说道:“临武君新败,就像这只惊魂未定的鸟一样,看到秦军就会害怕,怎么能再让他担任主将呢?”

【惊弓之鸟】的意思

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,不用箭,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。典出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。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,心有余悸,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。《晋书.卷七一.王鉴传》:「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」《歧路灯》第八一回:「绍是惊弓之鸟,吓了一跳」也作「伤弓之鸟」。

【惊弓之鸟】的意思 (辞典简编版)

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,往后稍有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。典出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。【造句】:上次的车祸使他变成惊弓之鸟,现在只要一听到刹车声便全身发抖。

【惊弓之鸟】图片

惊弓之鸟

浏览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