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典 成语

矫枉过正

基础信息

【矫枉过正】的意思 (成语典)

解释

纠正偏差超过适切程度,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。

出处

出处:越绝书.卷一五.越绝篇叙外传记十九问曰:「子胥伐楚宫,射其子,不杀,何也?」「弗及耳。楚世子奔逃云梦之山。子胥兵笞卒主之墓,昭王遣大夫申包胥入秦请救。于斧渔子进谏子胥,子胥适会秦救至,因引兵还。越见其荣於无道之楚,兴兵伐吴。子胥以不得已,迎之就李。」问曰:「笞墓何名乎?」「子之复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。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大道不诛,诛首恶。子胥笞墓不究也。」

书证

《三国志.卷一九.魏书.任城陈萧王传.陈思王植》引三国魏.明帝〈诏报东阿王植〉:「夫明贵贱,崇亲亲,礼贤良,顺少长,国之纲纪,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。矫枉过正,下吏惧谴,以至於此耳。已敕有司,如王所诉。」 《晋书.卷六一.刘乔列传》:「而范阳代之,吾州将不从,由代之不允,但矫枉过正,更以为罪耳。」 《南史.卷二三.王华列传》:「而避讳过甚,父名怿,母名恭心,并不得犯焉,时咸谓矫枉过正。」 《朱子语类.卷二一.论语三》:「『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』……若不学文,任意自做,安得不错!只是不可先学文耳。子夏矫枉过正,放重一边,又忒重了,不似此章圣人说得两无欠阙。」 《宋史.卷三四○.刘挚列传》:「昧者不达,矫枉过正,顾可不为之禁哉?请立监司考绩之制。」 《资治通监.卷八二.晋纪四.晋惠帝永熙元年》:「自古以直致祸者,当由矫枉过正,或不忠笃,欲以亢厉为声,故致忿耳,安有悾悾忠益而返见怨疾乎!」 《聊斋志异.卷七.细柳》:「或有避其谤者,又每矫枉过正,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,其视虐遇者几何哉?」 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四回:「他见制台是如此举动,越发懊悔他自己从前所为的。只因矫枉过正,就不免闹出笑话来了。」

造句

医生要她减肥,结果她连水都不敢喝,真是矫枉过正 瘦身固然有益健康,一旦矫枉过正,弄到厌食就糟糕了。 那个传令兵只犯了一点小错,你就要他禁足一星期,矫枉过正了吧! 更多句子 ++

【矫枉过正】的意思

纠正过度,不符合中庸之道。《后汉书.卷四九.仲长统传》:「逮至清世,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」《隋书.卷七四.酷吏传.序》:「汉革其风,矫枉过正」也作「矫枉过直」。

【矫枉过正】的意思 (辞典简编版)

矫正缺失流弊,却超过了适当的程度。【造句】:对小孩的处罚应适可而止,矫枉过正往往会产生反效果。

【矫枉过正】图片

矫枉过正

浏览历史